第一次種稻品種是台梗11號,去年8月上旬插秧的二期稻,
10月初看到FB社團,有人販售自種自賣的越光米,
就私訊詢問可否販售一些稻穀,打算第二次就來種植越光米,
因為不急著要,所以11月初賣家才寄出,收到後就放置冰箱至今~

2019.01.01

新年新希望!開始自己育種越光米稻秧。
先前看了幾篇網路分享文,真是有看不太有懂,哈~
只好一步步來,無法照專業的方式,就自己偷吃步來做,
首先要「水選」,又稱浮力選、比重選,
利用飽滿與未飽滿種子重量,於水中將其分離出來,
這樣飽滿的種子就比較容易一起發芽成長。
所以昨天就先購買精鹽預先調整好比重(比重值網路可搜尋),
早上就開始選種作業~


浸泡比重鹽水近一個小時,開始分離不良種子,
最後大概撈出三分之一浮於水面的不良種子,
沉於水底的稻子,就是準備育苗的種子。
先將育種的稻子清洗多次,洗去鹽分,
接著浸泡4個小時後,再進行消毒程序。

量少少沒辦法用化學殺菌藥劑,來消滅種子上的病菌,
網路上找到水稻種子消毒的簡單方式:
在殺菌劑問世以前,水稻種子多採用溫湯浸漬法,
如表二所示,為日本之試驗實例。


沒溫度計可測量,只好用我家兩光恆溫熱水器,
記得故障之前我是調55度,現在已經無法調整溫度,
沒有辦法讓熱水器開著燒一個小時,持續保持水溫,
只能把熱水加滿桶,就這樣浸泡一個半小時後水還是溫溫的,
希望有殺菌的功用,不然很擔心把它泡熟就只能當晚餐了~


昨天用割草機把收割時留下的稻梗,再割到地表,
因怕稻根整個太大欉,鬆土時鐵牛會打不下去。
先前收割後就不曾下雨過,土硬邦邦,鋤頭敲不下企~
上週氣象就預告這四天連假會陰雨綿綿?
陰雨綿綿?陰雨綿綿?陰雨綿綿?在哪裡?
附近稻田都已經鬆土完成,我這裡也要開始準備了~
硬土不灑水讓土壤有點潮濕的話,我的鐵牛打不下去,
若是水太多、土太軟的話,我的鐵牛也打不下去,麻煩~

2019.01.03

曬越光米種子用苗土。
早上用鐵牛在原台梗11號無毒無肥種植區打鬆一些土,
運到前面水泥地來曝曬消毒,等候種子發芽時鋪設,
先曬乾再篩過,應該夠6個苗盤的使用量,不過......
太陽咧?太陽咧?要陰雨綿綿沒有?要太陽也沒有...

2018.01.05

從「水選」過後就一直泡著水,已經四天了,
資料說不要泡超過五天,那就今天換下一個步驟「催芽」。
泡水這四天,大概4個小時就換一次水並攪拌,
讓新水帶氧氣進去,連半夜起來尿尿也要換一次水才安心~
今天換「催芽」步驟,說一、兩天內就能發芽?
不過沒辦法像專業淋溫水來保溫,只好放入保麗龍箱內,
保麗龍蓋戳幾個通氣小孔,再放入紙箱內遮光,
睡前再來查看稻穀堆疊會不會發熱?再來淋水降溫。

2019.01.06

苗土曬了幾天已經全乾,算消毒完成,
昨天下午用小篩子慢慢篩過,第一次這麼仔細篩。
上午就平均將苗土鋪在5個育苗盤上,
預留撒種子後要覆土的高度,看看苗土...幸好還夠,
現在就等種子發芽了~

2019.01.07 昨晚睡前看了一下,哇咧~發芽了,嚇我一跳!這麼快~ 跟資料寫的一樣,一期泡水最多4天,催芽1~2天, 就真的不到一天半就發芽,若後續作業沒先準備好就會來不及~ 所以像菜鳥又呆呆的我不懂,只要照著資料步驟做就對了~ 苗盤、苗土昨天就已經弄好,幸好提早準備完成, 把種子均勻的灑在苗盤上,這時突然想到一件嚴重的事~ 萬一灑得太少,這5盤秧苗不夠50坪種怎麼辦?口赤赤~ 因為不知該灑多少才夠啊~又無法太閒一顆顆數種子數量~ 資料寫一盤200~250克,是乾稻重還是現在發芽的溼稻? 哇咧~~~隨便灑了,自己高興就好,隨緣了,哈~ 種子灑完再覆上一層約0.5公分苗土,澆水,完成!


2019.01.13

鋪好苗盤育苗後,上頭再反蓋一個空苗盤防鳥啄小苗,
每天偷看,終於小苗逐漸成長,也開始轉綠,
苗盤蓋住裡頭生長空間不足,且光線不足,
今天就移出來曬太陽,讓小苗開始生長茁壯!


我這裡是鳥類天堂,麻雀、八哥、斑鳩一堆,
這些越光米稻苗還是得保護才行,免得都餵鳥了~
小苗剛移出曬太陽,今天陽光蠻大、氣溫還蠻高的,
上頭先再蓋一件遮陽網,不然怕一曬,水份蒸發快就焦了~
先讓小苗適應幾天,覺得可以後再撤掉遮陽網。

2019.01.20



阿母~哇行工啊~
有鑑於上次插秧插到歪歪斜斜還漏行,哈~
這次想要用拉線的方式來插秧,但想想再想想覺得太麻煩、太耗時,
就上網搜尋前輩們怎麼手工插秧,就發現了插秧畫線器,
插秧前先畫好線,這樣直接插秧想歪就很難,除非畫歪了,哈~
因為要簡單容易方便就想很久,不然我能力太淺會搞不出來,
還要考慮以後別人要借用,就不能全部做死,得能全部拆開,
最後只要一支8mm板手,就能分解成畫線輪杆及三支拉杆共四支。
組裝後試拉、試推,就能簡單把30公分間格線畫了出來,讚啦~
不過水田泥濘,不知好不好畫線?就等立春插秧時就知道!


要用「插秧畫線器」前得先把水田抹平,這樣地面才不會高高低低,
想來想去就用「C型槽鋼」來當抹平器,大概10公斤重,應該可以,我想!
一樣是用畫線器的拉杆,不用另外製作一組拉杆,可互換著用,
當抬起拉杆時,槽鋼就會變成前面開口的斜面,拉著走,後面就抹平了~


先抹平再畫線,插秧時就能更省事、更整齊,
上次插秧用了14個小時,用這方式看能省下多少時間?
若要借用,非常歡迎,免費哦~
車載考量:C型槽鋼2公尺長,畫線輪杆2.2公尺長。

2019.01.23



感謝老天星期一冷氣團帶來的小雨,滋潤了硬梆梆的稻田,
本來還打算灑水後再來鬆土,不然土硬到鐵牛都打不下去,
昨天下午開始鬆土,土還是有點硬,鐵牛震到油箱都掉下來,
上午買了螺絲,下午重新鎖上,希望鐵牛不要震到螺絲又飛掉~
下午同學來訪,偷拍了,差點露臉,我看來當我的專屬攝影師好了~
這次應該全區都有鬆到土了,鐵牛走了兩次都快喘不過氣來,
被鬆土刀打上來的石頭,我想應該超過100公斤,真怕刀子斷掉,
現在就先放著曬太陽殺菌一下,插秧前幾天再來下肥翻耕一次。

2019.02.02

剩下最後一趟就完成基肥混耕作業,牽鐵牛的人快虛脫了~
鬆土後已經曬了十天,下午灑426有機粒肥混耕,
依照426建議用量來算,這區可以下最大量20公斤剛好一包,
先前完全無肥種植,這次開始下有機肥,希望可以有好收獲,
混好肥料後開始放水淹田,由於水量較小,可能得淹上一天才夠~
過兩天就「立春」,插秧(腰痠)作業準備開始了~

2019.02.03

昨天傍晚放水開始淹田,大概要20個小時全區才會淹滿,
若要種個100坪,不就要整整淹個兩天才會滿?先放棄~
第一次試用自己DIY製作的抹平器,真是抹過不留痕跡,
就跟製作前的想像一樣,得夠重才能拉得順、拉得平整。
走了兩趟,第一次抹平器放斜拉,利用重量將土丘抹平,
第二次抹平器放平拉,將土面整個拉平,就跟推土機一樣。




走兩趟抹平後,感覺後方積水高度比較低,
不過這次能整區全部淹好淹滿就令人滿意,
不像上次不管怎麼淹就會看到幾處小土丘露出,
抹平後已經停水,等明天水位降低就能看到是否真的平整,
萬一不行就只能再拉一次抹平,希望不要讓我失望嘿~
若是在可接受的範圍(我的範圍很廣,哈),
就準備要來拉出十字線,不過土漿很軟,不知好不好拉?

2019.02.07

有時做了之後,才發現有更好的做法,
有時做了之後,才發現專業的來做更好~
附近稻田早已插秧完成,自己育的秧苗卻長不大?
若往前推算,應該打穀後就要開始育苗,我晚了15天,
而且秧苗還長得高高低低?這要怎麼插秧?
更糟的是,葉尖怎麼枯黃了?只能噴木酢液救救~
再不插秧,若是碰上6月梅雨加7月西南氣流,那要怎麼曬稻呢?

2019.02.08

每天早上來到芭朗椰農場都會看一下路上的水稻田,
早上看到自己滿水位的稻田,突然想到...秧苗是不是缺水才長不大?
水稻就是要比較多的水,每天早上往秧苗盤澆的水量是不是不夠?
那把秧苗拿到水田裡泡水,這樣水量一定夠又不用擔心會淹死。
原本計畫明天要開始插秧,但秧苗這樣高高低低實在無法下手,
再等一週一定得插秧才行,希望這樣泡著水能生長快速些~

2019.02.09

唉~很想抹平重新劃線一次,虧我還拉線跟著線走,怎麼還會歪掉呢?
垂直的短邊線還好,水平的長線,真的是...算了,下次還有進步空間~
四方間隔30公分,全部有24行、81列,一共要插秧1944欉,約53坪。
上次種的間格比較短,種了3千出頭欉,這次可以輕鬆一千多欉了,
而土泡水好像越來越硬,沒有第一次的軟泥濘,是不是要提早插秧呢?

2019.02.10





下午開始插秧,我的專屬攝影師又剛好來找我~
先劃好線,插秧速度就快好多,一直往前走就對了~
一次5列往前插秧,插完24行需要15分鐘,
這樣有81列大概4個多小時就能完成插秧作業,真快~
明天應該再彎腰2個小時就能全部完成,這次插秧真的好輕鬆~

2019.02.11

1944欉秧苗種植完成,花費4個多小時,
上次3千欉得插14個小時,這次插秧速度快好多~
一邊插秧、一邊檢討,這次的育苗大失敗,生長高度不一致,
應該會反映在生長過程跟收獲量,這次又算學經驗了~
不過這次彎腰插秧最擔心的就是腰痠問題,竟然都不會酸耶~
因為買了一個超寬(30公分)的大護腰來保護,不然哪能4個小時就插秧完成?
腰不痠卻鐵大腿跟鐵肩膀,昨晚還肩痛到睡不著,起來擦虎標萬金油~
目前最累的都已經結束,就看這些秧苗能不能順利存活開始生長,
再來要試試用淹水的方式來控制雜草生長,看這次能不能不要蛇糙。

2019.02.23

插秧12天,看起來全部都活了,而且長高一倍了~
早上看後面的草叢,應該可以再開拓50坪來種稻,
這樣以後就有100坪近4000欉的稻秧,不過...
現在就是水的問題,目前50坪要淹滿得6個小時,
若100坪不知水夠不夠?考慮、考慮、再考慮~

2019.03.02

我這個人笨笨的,看長相就知道,
所以做事要用笨方法,不然做不來~
網路找到種稻的SOP,我只要照著做就行,不用傷腦筋!
把插秧的日期寫在上頭,往後時間到就跟著做,不然我算術很爛~
(資料來源:圖片左上角)


根據神農食百草、老子道德經、曹雪芹所撰的紅樓夢一書中都沒有記載,
之前看過網路資料說種稻要曬田,要曬到稻田龜裂,讓根能夠呼吸空氣,
一方面斷水讓根往下紮深更穩固,這樣颱風來就不會被吹倒,
所以漁民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農夫就三天淹水,兩天曬田。

2019.03.07

怎麼天天抓、早晚抓,一直抓不完咧~
不過只要努力一點,福壽螺生長的速度絕對我沒抓的快,
把大顆抓完讓它不要生蛋,不然一生蛋又是幾百顆,
反正早晚都要繞一圈,邊繞邊看邊撿又能餵鴨,
有多少我就撿多少,我沒別的長處,就只會持續的撿。

2019.03.13

真是太歲爺頭上生蛋,不想活了~
昨晚生的,還很新鮮,中午的炒蛋有著落了~
一般生蛋的福壽螺至少都有拇指大,
這個剛生完,附近找一下就可以看見牠媽了~
真是天天都能撿上幾顆,不知何時能撿完?

2019.03.21

上次才斷水一天,地就裂了~
有前輩說太早曬田,稻秧會長不好?
其實不懂其意?肥宅的我也不好意思問,
只好自己挖糞塗牆網路搜尋專家前輩的經驗分享。
曬田主要是要控制「有效分蘗數」,抑制無效分蘗(以後不結穗),
同時讓稻田龜裂,可以提供根系氧氣,並讓根向下生長吸收更多養分,
根系穩固了,以後結穗滿滿也不至於因過重而整欉倒伏。

早上查看一欉較少的稻秧數(ㄕㄨˇ )枝數,已有20株,大欉的一定超過,
專家前輩建議「有效分蘗數」大概20~24株即可,
既然分蘗數已經夠,且插秧已40天,那就今天開始正式曬田。

網路資料:
有效分蘗終期至幼穗形成始期:控制此一時期的灌溉最為重要。
因這一時期根部對土壤中氧氣的消耗量已接近最高峰,
所以讓田土乾燥而略為龜裂狀態,不但可以供給氧氣,
同時因田土乾燥促進根向下生長,且有幫助稻株後期養分吸收及不倒伏之效。
又稻株在此時即使在增加分蘗亦屬於無效分蘗,
故在分蘗數已達到生產良質米的目標支數時應即行排水曬田以抑制無效分蘗。
原則上第一期作於插秧後40至50天,第二期作於插秧後30至37天左右,
將田間曝曬至表土以腳踏入不留腳印程度,或有1至2公分寬、5至10公分深的龜裂,
唯稻株葉片不可捲曲(如發現葉片捲曲,即表示植物體內缺水,應立即灌溉),
其後灌溉管理採輪灌或間歇灌溉一至二次,灌水3至5公分深即可。
但此時期若有稻熱病發生或氣候乾燥田間過度缺水時,則宜採放流灌溉,以減輕稻熱病為害。

2019.03.25

這株可能是插秧當時掉落的,自己拼命活下來,
一般我都隨緣,沒有影響到的,我就讓它留下來,
也剛好可以藉由這1枝苗,看稻秧的「分蘗」狀況。
一枝秧苗可開一穗,這枝秧苗經「分蘗」過程變5枝,
5枝秧苗開5穗,報酬率百分之四百,收益這麼高,很嚇人吧~
插秧時一欉只要5枝秧苗,控制「分蘗數」後一欉至少有25枝穗,
所以插秧的苗數不用多,5枝苗剛剛好,太多以後會太大欉,
太大欉可能在肥料吸收、通風、染病...問題會比較多。

2019.03.27

早上踩了踩泥土,會留下腳印,但不會黏雨鞋,那下午來蛇糙~
這次利用水位來控制雜草生長,覺得很滿意,也或許一期天氣冷的關係,
下午只花了3個小時就把草拔完,上次二期稻作花了12個小時,哇咧~
雖然比上次省了9小時,但這3小時的蛇糙期間...腰好酸啊~
但是我一想到自己能種稻自己吃,就覺得內心好快樂,但腰~還是好酸~
所以怎麼想都沒用,趕緊把草拔完才能讓腰少酸一點......
拔草期間看到稻葉,好像中了稻熱病?葉子開始有銹斑?
看了種很密的隔壁田都沒有,為什麼我種這麼通風還會中?
拔完草天還亮亮的,那就噴一下木酢液,希望能控制下來~

2019.03.31

我這個人很笨,若有SOP照著做就好,就不用擔心太早起床巡田去,
「曬田」要曬多久啊~找了好多資料都沒說要曬幾天?
只說曬到田龜裂、腳踩沒腳印?可田早已龜裂,但每天踩都有腳印啊~
資料又說斷水太久容易得稻熱病,現在已經得了稻熱病,怎麼辦?
沒SOP又沒經驗,心一直懸著,今天是入冬後最早下田去~
出穗約在70天,現在才50天,所以先下3-5-5肥,提高開穗肥,
50坪稻田大概灑了10公斤355肥,已經發霉的有機粒肥,哈~
灑完肥料趕緊放水淹田,希望能止住稻熱病的擴散,
等出穗後再下4-2-6肥,讓稻穗飽滿下垂大豐收......我是這麼希望~

2019.04.04

附近稻田都在噴,我也要來噴~
不知他們噴什麼?我只有木酢液可以噴~
上週噴了一次木酢液,稻熱病似乎有減緩?
今天再噴一次,希望可以制止,也只能這樣期望~

2019.04.13

都插秧63天了,還有福壽螺?
真是天天抓、天天抓不完?
最近的螺都是大顆的?
巡田水看到福壽螺卵在稻秧上,
附近找一下就能看見...正在交配的公母螺~
稻苗沒被嗑掉,都是來產卵的,不知都吃什麼長大?

2019.04.25

插秧已經74天,天天巡田水,就是沒看到這株?
這株也太早熟了吧~現在都出穗完成?其他的咧?
因為插秧時秧苗小,推估可能得80天以後才會開始出現,
這株看起來可能還沒60天就出穗了,太強大了~
打算撐到80天才來灑最後一次426肥,就等收割了~

2019.04.28

最後一次灑肥426,這次叫穗肥,不過......
專業種灑穗肥期是稻子剛懷孕的時候,
也就是水稻幼穗形成期,俗稱「做綿」、「綿穗」...
判斷的依據是當稻棉心約0.2公分...太專業了,放棄~
人家是剛懷孕時灑肥,我是孩子出來了才灑,哈~
不過先前曬田後有灑355肥來催綿,這次算追肥吧~

2019.05.03

越光米(16號)全出穗了~
上次第一次種稻,就死了約五分之一,這次一株都沒少~
如果繼續這樣保持下去沒有得病,感覺收獲量會比上次多。
第一次學經驗,這次學到了土要鬆、水要夠以及曬田來控制分蘗數。
打算下次再多種植一倍,100坪自己整地、插秧應該還可以~


種出新品種,白色的稻子~~~
昨天發現幾枝,今天又有,這下發了~
看隔壁田都沒有?那就是我的地比較好了~
網路資料:
水稻二化螟蟲(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為亞洲地區水稻重要害蟲之一,
在台灣一年可發生4-5個世代,在水稻分蘗期受害可造成「枯心」,
孕穗期後受害,形成「白穗」,嚴重發生時,可導致水稻產量損失達50%以上。
2019.05.13

先前第一代是手搖打穀機:https://youtu.be/5Wd__G5O4Ts
因為要一個人搖、一個人打穀,太浪費人力了~
第二代就改成腳踩方式,這樣一個人就可以作業!
在腦力不足又無法靈活變化下,只能土砲成這樣,
還沒收割,就用先前的稻草測試,感覺很OK的啦~
一年才用兩次,一次用沒幾小時,那就能用就好,不用太好,哈~

2019.06.10

無毒的好吃、儘量吃、全部吃光光好了~
附近稻田都收割完成,剩下我還持續撐著,
小小50坪餵不飽兩千三百萬同胞,至少能讓附近鳥兒不愁吃~
上期無肥鳥不吃,這次下有機肥變好吃都來了,
希望到我收割前要留一些給我嘿~


已經種好、種滿120天了,別人都收割完~
不準的說,這週梅雨滯留會有大雨發生,所以繼續撐~
打算撐滿130天再看天氣是否允許收割?
這次不倒掛曬乾,因午後陣雨常發生,
割稻後就直接打穀,再鋪帆布曬稻穀,
萬一下雨,就可以馬上打包帶走~

2019.06.15

耶~撐過了梅雨+西南氣流鋒面,沒倒耶~
這幾天下大雨都在擔心,尤其瞬間的強陣風~
讓我食不下嚥、睡不能眠,現在終於可以放心了~
再來就是等水退、土乾,看個好日子就可以收割了~

2019.06.19

我輕忽了「懶惰」的重要性~
我以為我可以,結果有心、體力卻做不到,唉~
梅雨斷斷續續下了一個月,完全沒在田裡「運動」到,
早上開始割稻,割完後,手卻顫抖著碰不臉來擦汗~
真糟糕!本想割完把稻穗搬到前面水泥地準備下午打穀,
卻搬不到三分之一就天人交戰,最後選擇放棄,下午再搬,
先回家擦酸痛藥膏,不然下午可能手抬不起來,真是弱雞~

因為打算10月就歸還地主,二期無法繼續插秧再種,
所以割稻時,稻梗留長一些,來試試無毒無肥「再生稻」看看,
到時看地主要不要讓我再進來收割?不行的話,就留給地主處理了~


不知天氣太熱?還是早上割稻有累到?肌肉無力?
從稻田移到前面水泥地,竟要4個小時才完成?哇咧~
下午整個身體好像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般,感覺像是慢動作,
今天至少喝5公升的水,晚餐都不用吃了~
明天再開始打穀,真的沒力氣了,幸好不準的說明天不下雨~

2019.06.22

才割完三天,「草」長的速度就是快~
早上重新巡視一遍,撿割稻、搬移掉的稻穗,
「拾穗」快有一碗公,若不撿就真的浪費了~
稻穗撿完,開始放水,二期「再生稻」作業開始~

2019.06.23

星期三收割,把稻穗從移到前面100公尺遠水泥地集中。
星期四開始打穀,打到天暗,有打沒有完,還邊修打穀機。
星期五得當一日店員,一早看完日出就開始打穀,終於完成也來得及上班。
星期六帶部大坐地電風扇,初步把打穀後的穀、梗分離(兩次)。
這一堆比上次多了一倍有,記得上次曬乾後約62公斤重,這次...?


今天準備開始日曬,結果早上飄雨~
本來打算日曬個10天,聽說太陽曬過味道更棒、更好吃!
也因為有機碾米廠只週三晚上營業,所以...多曬多健康~
但好像這幾天都會下陣雨?應該也曬不了幾天~
沒辦法隨時顧在現場,一下雨可立刻打包,
若搬回來家前馬路上曬稻,可能會被白眼變成怨念米,
只好在家吹冷氣隨時待命,感覺要下雨就趕緊前往田裡打包。

2019.06.25

一直在看不準的「雷達回波」,估看何時會下雨~
下午2點看我們這裡上空「雷達回波」是空白的~
趕緊到田裡把稻穀堆耙平,不然蓋著悶兩天怕發芽~
偶而才有陽光透過雲層下來,算陰乾、不算曬乾~
這把稻耙第一次用在正確的地方,之前都拿來耙土、耙雞糞~
不準的說明天梅雨鋒面結束了,那就可以正常曬稻了~

2019.06.28

這種太陽,曬稻根本不用三、五天,一個小時就夠乾了~
赤腳無法踏在水泥地上,您看看地面有多燙~
不知這種熱度曬太久會不會變成爆米花?那就好笑了~
不準的「雷達回波」還是要隨時觀看,隨時備戰~
有時出大太陽卻下大陣雨,來不及收的話,那就要哭了~

2019.06.30



來不及~
我家到田裡1.5公里,這麼短的距離還是來不及~
黑雲就在上方,兩邊都是藍天,老天啊~
我看只能曬上午就好,中午過後就先來收起來,
這種陣雨說來就來,下完就不見,只能自認懶惰~
本來計畫再兩天就用鼓風機篩選穀粒,
這下得多曬幾日確保稻穀乾燥了~

2019.07.02

割稻已過13天,留樁的稻頭重新長出再生蘗,
新生的再生蘗已經20幾公分,「草」長的速度真是快~
依據農改場再生稻栽培管理:
再生芽的割蘗處理:經過割蘗處理後能使再生稻的營養生長期延長,
抽穗期及成熟期一致,穗的大小、長短均勻,稻穀產量高而穩定。
下午就進行再生蘗割蘗處理。


割草機換上新的一字刀片,利利的輕鬆割,
沿著先前留樁的稻頭把新生蘗割除,
割除時看見好多新生蘗已經長出稻穗,真厲害~
割完就...不管了,除了看見地乾補水外,就放養了~
不知再生稻的生長速度是否會快些?
不用再分蘗生長,只等稻葉長出就出穗,等收割~
希望10月份就能完熟收割,不然就變成芭朗椰了~

2019.07.08

這次曬稻總共淋了四次陣雨,就...來不及收,哈~
一共曬了15天,沒有一天是從早曬到晚的,也就是沒有一天不下雨的~
早上曬,中午就下雨,要不早上下雨就只能下午曬,雨真的下不停啊~
所以只好一曬再曬、繼續曬,直到昨天下午的好天氣,早上也是下雨~
今早借來這部傳統鼓風機篩稻穀,計畫星期四要碾米,
上次碾米打下來很多小稻穗,讓我非常不好意思!
這次多了一個篩網來過濾,先把小稻穗再去穀粒,
希望碾米時不要再有小稻穗被打下~




鼓風機精篩後,越光米乾穀重才......
嚴重懷疑曬穀時,被麻雀吃了三分之一......
不然怎麼剩90公斤?本來預估會有120公斤說~~~
......唉~算了,不說了,說了眼睛都是淚~~~😭
先估算一下往後要吃的米能吃多久?吃完就吃土了~
碾米後剩60公斤,那就20公斤糙米、40公斤胚芽米。
這次不碾成白米,碾胚芽米會多吃一些,多吃多健康~
一餐150g/人,一天兩餐就300g/人,一個月要9公斤米。
2人一個月要吃18公斤,那60公斤米不到4個月就吃完了~
有時想想米吃那麼多都跑到哪裡去?也沒變胖也沒長高?
只好省點吃,四個月後不想餓肚子,只能買慣行米了~

2019.07.10



預定明天早上5點碾米,好久沒這麼早起床了~
晚上趁著雨停空檔,先把稻穀搬到碾米廠等候,
結果今晚預定碾米者有兩位因雨取消,
我到時剛好就接著碾米,那明天可以睡到自然醒了~
原計畫糙米要20公斤,其餘都是胚芽米,
發現胚芽米外觀只是比糙米白一些,也是很褐色,
最後決定糙米僅留12公斤多就好,吃太多也是不好消化。
來碾米當然要讓專業的來判斷米粒的好壞,
這次很慘~碎米太多了,看看專家怎麼說的:
1.高溫曝曬,我這裡的太陽太毒,赤腳都沒辦法踩地。
2.淋雨又高溫曝曬,熱漲冷縮,硬硬的米粒就脆了~
主要就是高溫曝曬的問題,最好就是低溫長時間乾燥,
這樣米粒就有比較長的時間,由外至內慢慢變硬。
又是一個失敗經驗的累積,若有下次要來改善。
最後碾米廠幫我篩選一半的胚芽米碎米出來,
顆粒大小幾乎跟小米一樣,這樣來煮粥最好了~
碎米太多了,幸好都自己吃,送人可能會被嘲笑,哈~
明天早上要真空包裝,實際重量明天就知道!

2019.07.11

(網搜圖)


早上來到碾米廠包裝區,都沒人,自己來~
胚芽米2.5公斤/包,共20包(50公斤)。
糙米2.5公斤/包(左右邊),共5包(12.5公斤)。
只篩一半量的胚芽米有碎米6公斤。
乾穀91公斤,碾米後共68.5公斤。
真空包裝後,結束一期稻作,下一期就不知道在哪裡了~


自己種、自己吃,第一次煮這期稻作越光米~
用胚芽米來煮沒有桂圓的加糖米糕粥,當晚餐!
注意看這跟布丁一樣ㄉㄨㄞ ㄉㄨㄞ的粥裡有小黃點,
這些小黃點就是米粒的胚芽,是您們吃白米看不到的,
而糙米因米糠層太厚也不易看見胚芽~
所以,我正吃著我最喜歡的米糕粥,雖然沒有桂圓,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如龜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