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0.04.20
芋頭田另一半埋下的小芋頭都沒冒芽,可能泡爛了~
那這一半就來種植茭白筍。
我的想法是...茭白筍收成時,剛好是芋頭準備曬田期,
這之前,兩者剛好都能泡水、泡好、泡滿,哈~
向埔里某茭白筍賣家購買15欉茭白筍苗,
說筍苗已經1米高,不好寄,直接種「筍種」也可以。
反正第一次種,都不懂!種經驗的...
本來想把芋頭田這一半要種茭白筍的土再挖深30公分,
這樣淹水就能達到40公分深,比較好種,而芋頭也能淹水10公分高,
可是,當我鋤兩下的時候,我笑了~OS:我瘋了嗎?
6米長、4米寬要挖深30公分,人工?要挖到何時?
我是志在種茭白筍,不在吃茭白筍,有種比較重要!
所以改變種植方法,挖洞來種茭白筍就好,
間隔1米,洞寬30公分,深就圓鍬頭的長度約25公分,
我想這樣就可以了,這樣也是能淹水40公分,哈~
賣家說「筍種」會多寄一些,那先挖18個洞來等,
不過「筍種」好像不能就種這麼深?
是不是應該先等「筍種」長苗後,再把苗種到洞裡呢?
越想問題越多,萬一失敗的話,5月中再買筍苗回來種。
2020.04.21
上午收到寄來的「筍種」,這......
依照我不專業的看法,這曬乾...曬很乾的「筍種」還活著嗎?
我想應該還活著,不然怎麼還能賣呢?又不是想拆自己招牌!
看到「筍種」這麼乾,腦中突然想起,該進行B計畫了~
花了快一個半小時,終於把芋頭田跟茭白筍田隔開,
因為「筍種」不能全淹水,又種在洞內,一定得跟芋頭田分隔,
剛好還有這些塑膠板,挖個深溝放入,兩旁填土再敲緊,
這樣芋頭田淹水時就不會流過來,讓「筍種」有機會慢慢長大。
芋頭田淹水好一會了,沒有跑過來,成功!
這樣區隔,以後芋頭田淹水也會省下一半的電費,
洞內的「筍種」也不至於滿水,只是萬一下雨的話...
「筍種」種植在洞內,再挖個小洞埋入,
大概埋一半的長度,把老根都埋入土裡,澆水~
現在就是等待「筍種」長苗了~
2020.04.25
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
那個曬很乾、很乾的「筍種」長出新苗了~
太不可思議了!真的!!
才種滿4天就長出新苗,這也太快了吧~
原本站著看起來怪怪的,蹲下看又看不清楚,
只好將手機伸到洞內拍照才確認,不然以為長草,哈~
明天要摘下眼鏡趴著,每一個洞看清楚,到底有幾坑開始長苗了~
2020.05.12
茭白筍苗長得很快,多數都長出洞口了~
現在還沒有辦法用淹的,只能往每個洞灌水進去,
等所有苗都長出洞口,就能跟隔壁芋頭一樣直接放水淹了~
目前每週一都跟芋頭一樣灑一些522有機肥進去,
希望少量多次的施肥,能讓茭白筍苗長得更好!
2020.05.22
幸好來得及長大,除了三洞內的苗沒有長高,
昨天只淹到洞口,昨晚大雨就全淹十多公分高,
本想除草後開始放水淹到洞口,老天就先幫忙了~
希望被淹沒還沒長高的小苗能勇敢的活著。
2020.05.23
才因大雨淹水兩天,福壽螺又出來活動了~
早上看到有兩洞的葉子上被貼了粉紅色卵,
福壽螺也真強大,都種1個月了,現在才出現~
找了附近,發現兩顆浮在水面正在交配,
就撿起來讓牠們做同命鴛鴦,在快樂中前往極樂,小孩也一同陪往~
2020.05.30
連日大雨,到處積水,茭白筍田也滿水了~
發現這片西米露,才想到已不知多久沒吃過了?
這應該快孵化了吧!都散了~
雖然孵出來都是蝌蚪,長大後是蛙?還是蟾蜍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2020.06.23
梅雨來臨時,那些還來不及長出洞口的筍苗,就被梅姐收走了~
雖然是水生植物,但茭白筍是挺水植物,也就是葉子要在水面外才能活,
小苗葉還沒長高,連日大雨就來,這樣一直浸著、浸著就掛了~
其他的就長得還不錯,有這些存活,那下次就能種得更多了~
2020.09.07
種了4個半月,第一次幫茭白筍脫衣服露出雪白大腿~
右前這株是還沒有脫,跟其他的比對一下。
不過可能營養不良,腿太細、太短了~
應該要長1米高了,怎麼都還矮矮的呢?
可能給的水位太低了,一般要60公分深,這真沒辦法~
不求大支,只求有得吃就行,但也不要太短嘿~
2020.10.03
第二次幫茭白筍脫衣服。
感覺沒有長高?沒有長胖?
這樣會有茭白筍嗎?
可能淹水不夠深?
或是天氣太熱?
還是我這裡不適合種?
我再想...下次不種了,
等筍種挖起來的時候就丟到水池邊讓它自行生長,
或許會長得更好也說不定...
2020.11.05
失敗做收~
本想挖洞可以讓水深一點,
洞還是會被填平,水不夠深,茭白筍長不高~
不種了~
沒辦法給它一個好的環境,無法讓它正常成長,
種植半年多就長這樣?唉~算了~~~
過幾天就把它挖起來,留下比較粗的母莖,
種到水池邊讓它自生自滅,或許會長得更好也說不定~
全站熱搜